大家好!又到了炎热的夏季,但是很多老板虽然吹着空调,但内心却和外面的大太阳一样焦灼~
为啥?因为6~8月是服装批发注定的淡季,很多老板旺季没回本的老板看着那些,旺季就做完了全年80%销售额的老板的朋友圈旅游照,内心能不焦急吗?库存的积压意味着下半年资金的吃紧。资金链可是头等大事!
不要慌!稳住我们能赢!请各位丢开诸如“十种技巧教你淡季不淡”等老生常谈的奇巧淫技。
做生意靠的是纲络分明的清晰思路,今天听小编给你正本清源!班长上来擦黑板!
淡季的思路是什么?
绝大多数老板淡季的焦虑无非两种情况:
①无非解决库存导致资金不能回拢;轻则亏本,重则影响新款进货,延误商机。
②找不到合适新款,为即将到来的旺季业绩忧心忡忡。
因此淡季只做两件事:解决库存滞销,为旺季造势。
所有商品的销售都是建立在渠道之上,淡季滞销根本原因是经过旺季市场大部分需求已经饱和,主力渠道自然萎缩。所以解决滞销便是发展未饱和的渠道再用价格做文章。
而旺季来临之前各渠道纷纷松动做试探,此时可以多搞些玩法为旺季造势。
淡季具体怎么做?
作为干货满满的公众号,小编给建议前一定拿事实数据说话,大家先看一张图:
以上是小编统计了多客在全国60+城市的大数据后总结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各城市总体淡旺季信息,结论是:淡旺季不仅存在着时间差异,实际更存在着品类差异。
以武汉为例,表格中的总体淡季是6、7月,但实际对女装而言,7、8月是淡季,9月淡不淡取决于天气。而武汉的男装四季差异并不明显。童装8月上新款,总体赶在开学前。
总体而言,以株洲二批市场为例,淡旺季平均比一批市场延后5~10天,且一批市场淡季时间更短。
淡季一定是淡季?总结后小编只能说: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
①发展淡季渠道
淡季渠道策略除了强化原有的渠道,还要做的便是开发新渠道,适应产品淡季销售。
淡季除了有时间限制,还有区域限制。同样是6月初,在重庆是淡季,而广州旺季还未过。同座城市,城市进入淡季而周边乡镇根本没有淡季。
中国幅员辽阔,完全可以利用地理差异在本地市场淡季到来之前,去其他城市和二批市场发展稳定渠道。
淡季除了有区域限制,还有品类限制。对于不愁压货的老板,淡季也完全可以尝试更换品类,卖些鞋帽箱包等货品。像杭州四季青苏杭市场的商家就会选择在夏季做丝绸,冬季做皮草等。
同时还可以借鉴电商的方式发展网上渠道,即使淡季到来通向商家的渠道完全封死。也可以直通消费者发现更大的天地!
②百试百灵的促销方式
有了淡季的渠道接下来就是在促销上做文章,促销最好用的便是打折,淡季打折越早越好。很多文章的建议都是不要过度依赖价格。但在服装行业淡季中只有价格战能事半功倍。
在以往两败俱伤的价格战中,双方都是无法经受市场竞争而妥协,本质是扩大销量抢占市场。
而在服装行业的淡季,各商家的目的却是保本:保住本钱控住资金链为的是旺季来临时新一轮战斗前的充能。淡季求稳,毕竟要挣大钱,还是要靠旺季。
利用对客户最有吸引力的方式抢先同行一步回拢资金,意味着更早一步的旺季谋划。如果等到夏秋夹缝的8月,同行打折竞争剧烈,很容易就压货烂手上了。
③抢占旺季,淡季是旺季的开始
在淡季保持持续的促销后,将清仓后有限的资金投入新款的补充是最明智的营销方法。此时是竞争对手的懈怠期,刚好可以利用你在淡季建立的渠道在旺季到来前各渠道纷纷有观望苗头之时做适当宣传,强化淡季购买客户的品牌记忆。
另外旺季前的进货可以根据店铺实际情况确定解决“多款式还是多品种”这一难题的方法。
比如店内有夏款连衣裙的积压,这是可以上秋季长裙的新品用来弥补淡季销量的骤减。如果库存过多也可以找库存商批量清理库存再提早上秋季的各款,提前打开市场。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淡季处理思路,满满的干货,希望大家认真学习。今天的课程到此结束,各位同学记得在留言板块留言哦。
Almost done…
We just sent you an email. Please click the link in the email to confirm your subscription!